【編者按】在2009年,王志綱工作室正式提出了打造中國最好的戰(zhàn)略思想庫這一愿景,王志綱回顧過去十五年的智庫三大發(fā)展階段, 并將今年定位王志綱工作室的智庫元年,戰(zhàn)略思想庫元年,一切歸零,重新起步。
王志綱: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開年會,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主題,就是“打造中國最好的戰(zhàn)略思想庫”。之前大家已經(jīng)進行了熱烈的討論,我要說的是,這個目標的提出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,而是工作室豎起的一面旗幟,一個愿景,一個目標。
有些事時候不到,我們說沒有意義,但是當這個時代到來時,我們一直追求的這個目標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,更加清晰起來。
其次,我們提出要“打造”中國最好的戰(zhàn)略思想庫,這是我們提出的目標和追求,也許需要十年,二十年,甚至三十年的努力,實現(xiàn)它需要有一個過程。但我們今天要旗幟鮮明的提出來。
工作室從創(chuàng)業(yè)到現(xiàn)在,已經(jīng)快十五個年頭了,當一個團隊走到十五年的時候,如果沒有一個更清晰的目標,沒有一面更鮮明的旗幟,小至員工找不著北,在這個亂紛紛的世道里面,受到很多外界的干擾和影響,從而不能跟著隊伍走到延安,大則是一個團隊可能偏離了方向止步不前,甚至造成嚴重損耗。所以,我們必須亮出自己的旗幟,讓我們的員工明白,我是誰,我從哪里來,我向哪里去。
我們成天在告訴別人,幫別人找魂,幫助別人分析,你是誰,你從哪里來,你向哪里去的時候,這樣的問題我們也要時常問問自己,必須自己先搞明白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夠不迷失方向。
縱觀工作室這十五年的創(chuàng)業(yè)史,我感受最深的就是,也許我們很稚嫩,有很多不足,但是面對中國這樣一個浮躁的時代,功利、浮躁的人們,我們最大的法寶就是堅定不移,始終按照我們既定的目標前進,有種咬住青山不放松的勁頭。而且把不斷革命與革命發(fā)展的階段相結合,根據(jù)時代的變化,每到一定的時候,提出新的目標,并且付諸實施,之后是只問耕耘,不問收獲。每一階段的目標與我們的最終目標不僅沒有矛盾,而且都成為我們下一步發(fā)展的基石,最后是從量變到質變。這點可能是我們到目前為止比較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記得是十五年前,當我剛剛離開新華社作為碧桂園的總策劃不久,就有人向我提議應該要創(chuàng)辦中國的蘭德公司,所謂的智庫。但當時我們的探索還剛剛起步,所以我只把自己的公司起名為工作室,名副其實,不想用什么智庫或者國際咨詢公司一類嚇人的大頭銜唬人。盡管我也有這個愿望,但要達到這個目標,不是那么簡單的。我們的發(fā)展是跟整個國家的國運密切相關的,如果沒有整個中國的升級換代,在全球化中地位的提高,我們這些智囊機構的作用也是不可能提升的。所以我深知,這是一個長期的目標。
其次,要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,與時俱進,一定要保持輕裝上陣的狀態(tài)。絕對不能躺在自己過去的功勞薄上。當你做完一個階段的事情以后,要像電腦一樣清理內存,然后騰空,不斷地裝進新的東西。
但戰(zhàn)略思想庫的積累也有和電腦不一樣的地方,在不斷地清理內存,吸收新的內容的同時,也要積累和沉淀,就像一把老茶壺,不斷地積淀茶垢,保留自己的精華附著在容器里。當你不斷的放新茶進來的時候,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茶味就會越來越醇厚,就具有了唯一性,權威性,排他性,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。俗話說,偉大是熬出來的。這個“熬”是動態(tài)的,不是被動的,它是主動的。熬出茶垢以后它附在你的茶具上,最后形成了一個真正的稀世器皿。
在工作室成立十五年的這個接骨眼上,我覺得我們應該總結一下,我們從哪里來,明白以后,我們向哪里去,也就更清楚了。
在這十五年里我們經(jīng)歷了三個階段,第一階段:探索階段。
1994年我下海的時候,我這兩個小子才十三歲,成天在單位宿舍的樓上樓下到處亂躥。
探索期最典型的就是水簾洞時代。昨天晚上,我看到我們那些骨干員工,包括已經(jīng)出去的云亮,大家見面的時候,激動得幾乎要熱淚盈眶。是什么東西使他們產(chǎn)生激動呢?他們所懷念的就是創(chuàng)業(yè)初期,大家在銀湖水簾洞的日子。就好比國民黨元老講起黃埔一期,黃埔二期,老紅軍講起一方面軍,二方面軍。因為人生苦短,每一個人輝煌和值得懷念的日子是不多的。大家在一起經(jīng)歷了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,當看到這個時期的老人相聚時的感情,我也很感動,而且更重要的是感到了一種寬慰,我們闖過了創(chuàng)業(yè)期的艱難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是兵強馬壯,還有什么樣的艱難險阻能擋得住我們呢?
那時候工作室盡管在國內名聲很大,但是光著屁股坐花轎,團隊力量有限,現(xiàn)在上海公司經(jīng)理路虎是來工作室的第一個博士。這個傻博士到水簾洞來投奔革命,不談報酬說只要收下他就行,我說你先拿本書回去看寫個讀后感,就是我們剛出的策劃文庫,他當天晚上就充滿激情地寫了一大篇,談了他對工作室的認識和對策劃的認識。我看了說不錯,上班吧。傻博士第二天就被派上前線,做遵義市發(fā)展戰(zhàn)略。過去在學校搞課題都是紙上談兵,這下要用上真功夫了,他用一雙長腿跑遍了遵義的大街小巷。調研寫報告,積極性很高,學問終于有了用武之地。
后來匯報時全市干部會議,本來要我發(fā)言,誰知一上臺,我突然來了低血糖頭暈眼花,冒冷汗,被緊急送進醫(yī)院。情急之中只能讓路虎頂上,他就像在大學里上課一樣給干部們上了一課,后來他回憶起來說當時還不真明白策劃時怎么回事,自己以為論據(jù)挺嚴密,但與實際相差很大距離。那是一個青澀的時代,是一個探索的時代。那個時候我們的策劃沒有現(xiàn)成的東西可以照搬,從起草合同、包括怎么定價,有那些服務內容,工作的方法和程序都要原創(chuàng),更多時候靠感覺和直覺摸著石頭過河。
當時有老板千辛萬苦找到水簾洞,一進來有點吃驚,心想名聲這么大的王志綱怎么坐在一個洞里,甚至很小心地提醒我,從風水學的角度來說,水從頭頂流過會不會漏財。我說,你說得對啊,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你們發(fā)財,溺水三千,我們只取一勺。他說,不可思議,不可思議。 這個水簾洞多有特色,這叫“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”,關鍵是看你做出的事能不能令人信服。
我們在水簾洞足足呆了三年,這三年對工作室的成長意義非凡,做了很多有價值的探索,有許多值得回憶的精彩故事,奠定了未來發(fā)展的基礎。一是在戰(zhàn)爭中學習戰(zhàn)爭,培養(yǎng)鍛煉出了工作室自己的骨干,沉淀了一批人才,他們每個人出去都可以拉起一只隊伍。最早是云亮,一個人從深圳回廣州,建立了廣州公司,成為工作室在大盤時代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。段明在深圳也主動請纓,獨挑大梁,而任總和路虎先是進入北京,之后路虎又單人匹馬闖上海,招募了一群學生軍,現(xiàn)在有一些人已經(jīng)能夠獨立作戰(zhàn)了。在這個過程當中,我們也曾經(jīng)嘗試用所謂成熟的、現(xiàn)成的人才,但是一些江湖人士從這個門進,從那個門出,由于他們與工作室的文化不兼容,有些甚至成天想改造我們的文化,最后被吐納出去淘汰了。最后沉淀下來的都是一幫學生軍,不涉世事也不熟江湖,但十年、十五年走下來以后,跑出去的老江湖也許曾經(jīng)身懷絕技,但后來大都無所作為,有些甚至被邊緣化了。
二是,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獨特的知識管理體制和規(guī)章制度,包括工作室必讀。其中最主要的管理理念就是:“禮治君子,法治小人,無為而治治圣人。”知識就是財富,裝在自己頭腦里,別人偷不走,你們到工作室來,就是來獲取知識的,工作室的平臺將向你們徹底開放,當你感到每天有爬不完的高山,涉不盡的大河,感到太陽每天都是新的,這個時候,說明你在不斷的進步,而當你無所事事的時候,千萬不要竊喜,以為自己占了便宜,實際上說明這里不需要你,你要被淘汰了。另外還有一句話,人欺地皮,地欺肚皮,這是農(nóng)民的話,你只要對得起自己腳下的這塊土地,伺候好它,秋天它就會回報你。如果不是這樣,你糊弄它,秋天它就會懲罰你。這些哲學和理念,今天都開花結果了。
第三,我們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流程,積累了上百的案例與經(jīng)驗,各支團隊都培養(yǎng)了自己的核心能力,有自己的專業(yè)工具與模塊。想起當時在水簾洞,整個工作室只有一臺電腦,所有報告和文件都要靠一個打字員來打。
有些事短期來看,可能看不清楚的,最后時間可以說明一切,探索階段的確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。我們參與這番事業(yè)的人,沒有浪費自己的青春年華。那是一段非常值得懷念的光榮歲月,沉淀了我們人生當中最有價值的一些東西。
一個人最大的成功,就在于不虛度年華。所以當我們回首創(chuàng)業(yè)時期,我們仍然感到興奮,盡管我們也曾遇到過挫折,但是我覺得最大的成功,就在于我們的探索得到企業(yè)和社會的認可,我們高舉起的工作室的旗幟,在策劃業(yè)魚龍混雜、泥沙俱下遭到危機時,仍然繼續(xù)高高飄揚。
第二階段:布局全國。從1999到2001三年的時間里,我坐陣廣州主持了華南板塊之戰(zhàn),這場戰(zhàn)爭涉及到整個中國房地產(chǎn)的轉型。隨著星河灣與奧園的亮相,我們打出的“中國樓市看廣東,廣東樓市看華南”的系列營銷推廣引起了社會的巨大反響。“中國出了個星河灣”,十八萬人涌華南。華南板塊的成功奠定了工作室在房地產(chǎn)大盤開發(fā)策劃中的地位。而這個時候,經(jīng)過華南板塊洗禮的廣東開發(fā)商們開始走向全國,合生創(chuàng)展、星河灣紛紛進軍北京,工作室也隨之北進,順勢布局全國。
三、四年下來,不僅我們在北京站穩(wěn)腳跟,路虎又去上海建站,今天大家看到,我們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廣州、成都五個戰(zhàn)略中心都有自己的專業(yè)團隊,并且召之即來,來之能戰(zhàn)。
當全國布局完成以后,工作室提出抓大放小,果斷地將業(yè)務的重心從房地產(chǎn)策劃轉入城市和區(qū)域戰(zhàn)略策劃領域。
2001年,當工作室在華南板塊取得成功之后,全中國很多大盤都找上門來。這個時候,按照所謂的商業(yè)化經(jīng)營方式,我們應該馬上客隆、復制,大量接單,甚至是貼牌、授牌、掛靠擴大公司規(guī)模。各地都有地產(chǎn)策劃公司提出要求掛王志綱工作室的牌子,說不用我們操心,四六分成。但是我們都堅決拒絕了,因為我始終相信一個樸素的道理: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,天上不會掉餡餅。
同時我認為一開始就確立的宗旨不能變,那就是:王志綱工作室既是公司也不是公司,如果是純粹的公司,必然是以利潤最大化為宗旨,而且只有熟練才能不斷地客隆,只有規(guī)?;拍芙档统杀?。而我們是要建立思想庫,必然要不斷創(chuàng)新,所以我們的宗旨是熟則不做,做大則不做,只有這樣你才能夠不斷領跑。當時工作室內部也有爭論,認為應該趁勢進入地產(chǎn)代理行業(yè),只有這樣才能賺大錢。但我認為這不是我們要追求的東西,堅定地提出“抓大放小”,就是把主要精力從我們已經(jīng)駕輕就熟的房地產(chǎn)領域,轉入帶有探索性的城市經(jīng)營和區(qū)域戰(zhàn)略領域。因為我認識到整個中國正在進行一個巨大的轉型,隨著經(jīng)濟實力的增強,必然加快城市化的步伐,未來中國城市化、城市戰(zhàn)略、區(qū)域戰(zhàn)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區(qū)域經(jīng)濟一體化有許多新問題需要我們去破題,有新的更大的空間能讓我們發(fā)揮。而隨著房地產(chǎn)開發(fā)越來越成熟,很多內容已經(jīng)成為規(guī)定動作,需要的是保姆式的服務,能做這種服務的公司很多,而有工作室這樣的高度和戰(zhàn)略策劃能力的機構卻鳳毛麟角,我們?yōu)槭裁匆艞壸约旱拈L處,加入門檻很低的競爭呢?
方向確定之后,我們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,積極進行新的探索,開辟新的領域。雖然這是一次艱難的轉型,一次冒險的跨越,但是我感到非常高興地是,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團隊,有自己培養(yǎng)起來的領軍人物,大家有共同的理念和追求。
果然,2003年機會來了,非典剛過,成都市就找上門來要求合作,參與制定成都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這正驗證了一句話:機會永遠屬于那些有準備的人們。我們高度重視這一帶有探索性質的新課題,當時由廣州公司牽頭,并調集了各路老總會戰(zhàn)成都。趕在黨代會之前,一個月內拿出報告,得到了對方的高度認同并體現(xiàn)在黨代會報告中。之后我們借助成都等案例,歸納提出了有關城市戰(zhàn)略的新觀點新理論,出版了《城市中國》這本書。
伴隨著這本書的出版,也開啟了工作室的一個新領域。這時候經(jīng)濟全球化和區(qū)域經(jīng)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,當整個中國的城市化加速,城市和區(qū)域急需戰(zhàn)略的時候,工作室已經(jīng)從理論到實踐已經(jīng)做好了準備,已經(jīng)拿出了成功的案例,王志綱工作室自然而然成了這類合作的最佳選擇,甚至是唯一的選擇。所以一下子,上海、西安、北京、天津、廊坊各個城市、區(qū)域的項目接踵而至。工作室北上東進,空間完全打開了,我們進入了一個幾乎無競爭的狀態(tài)。
之后,除了房地產(chǎn)、區(qū)域戰(zhàn)略、城市戰(zhàn)略,我們的項目還涉及到一些新興的產(chǎn)業(yè),涉及整個全中國成長過程當中遇到的各種復合性的難題。包括這兩天跟大家一塊交流的,3G領域、創(chuàng)業(yè)孵化器、互聯(lián)網(wǎng)城市、園區(qū)和城區(qū)經(jīng)濟轉型、物流、臨空經(jīng)濟等等各種新問題。類似的東西,只要是中國發(fā)展中所遇到的,找不到北的難題,都會第一時間反饋到我們這兒來,都是我們最感興趣的研究對象。為什么我們能夠做這些看起來不相關,而且都是沒有前人經(jīng)驗可尋的事情?因為我們確定了一個堅定不移的思想:工作室既是公司也不是公司,工作室價值的最大體現(xiàn)是在于領跑,引領時代,最后是有尊嚴地獲取我們應得的經(jīng)濟效益,最主要的是不辜負這個千載難逢的時代,在有限的生命中感悟更多的人生體驗。
接下來我要說的是:著眼未來,但要從腳下開始。今年,是王志綱工作室的智庫元年,戰(zhàn)略思想庫元年,我們一切歸零,重新起步。我認為有幾點要高度重視:
非新勿擾,強化創(chuàng)新力
第一點,任總的主題發(fā)言,題目是“非新勿擾”??此葡裢嫘υ?,實則很有深意。就是說工作室以后一定要堅定一種信心,越是陌生的領域,越是全新的話題,我們越發(fā)自內心地感到興奮,渴望接受新的挑戰(zhàn)。
之所以叫“非新勿擾”,我們要逐漸形成這樣一個口碑,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(yè),當他們要尋求一種新的突破,一種新的嘗試,找不到路的時候,自然而然就想到我們?!敖鑶柧萍液翁幦?,牧童遙指杏花村”,王志綱工作室將會是人們最好的選擇。工作室要成為一個善于解決疑難雜癥,拓展未來空間的機構。做這樣的新東西,我們等于天天喝頭啖湯,“天天過年,夜夜結婚”,多好的幸福生活呀。
對接高端,打造軟實力
第二點,除了實實在在的服務以外,其實我認為工作室最大的價值在于我們的軟實力。如果我們不明白這點,你們會干得越來越辛苦。做微觀,你去給人家操盤,人家會覺得你的服務不如社會上大把的代理公司,人家不僅能給甲方高額回扣,而且還能陪著客戶吃喝嫖賭。工作室絕不干這種事,但你不干這種事,你憑什么牛,就得靠你的實力,而且這種實力是一種軟實力。
這種軟實力怎么體現(xiàn)呢?前提首先是我們時刻要清醒,我們是做戰(zhàn)略的,我們解決的是領導者的決策問題,我們對接的是決策者。如果你提供的東西不是跟高層對接,恐怕很難逃離那些潛規(guī)則。那么,憑什么你能跟老板對接呢?因為你換的是“芯片”,而不是“尿片”。
好比中國的制造業(yè),由于大多處于產(chǎn)業(yè)鏈的低端,所以陷于惡性競爭,現(xiàn)在連生存都很困難。其實,在咨詢業(yè)、頭腦產(chǎn)業(yè)也是這個道理。只有占領了制高點,在產(chǎn)業(yè)鏈的高端才可能具有權威性和話語權,才能掌握競爭的主動權。至于后面執(zhí)行和操作層面的事,自然會有大量的下游公司跟進。在寶塔尖上的公司永遠是少數(shù),我們現(xiàn)在既然已經(jīng)具備了站在高端的優(yōu)勢,積累了這方面的口碑和實力,沒有任何理由放棄它,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。
作為丙方,我們的作用不僅只是給甲方提交一個報告,我們現(xiàn)在還經(jīng)常扮演一個統(tǒng)一思想的角色。不少區(qū)域、縣市的書記、市長常要求我們在拿出方案之后,向全體中層以上骨干做演講,就是希望借助我們來統(tǒng)一大家的思想,因為有些東西只有我們說得清楚,而且具有說服力。因為我們制定的這些戰(zhàn)略不僅是提供給決策者的,下面干活的人也需要知道他們的目標在哪,要做什么和怎么做。我們提供了一個好劇本,甲方下面具體操作的團隊就好辦了,他們就可以按圖索驥,事半功倍。同時可以防止左右搖擺、矛盾和摩擦,減少由于“你吹你的號,我唱我的調”造成資源和精力上的耗散。
同時作為丙方,我們使乙方的工作也簡單多了,可以少受甲方的折騰,有的放矢,提高工作效率。因為當沒有方向時,純粹的規(guī)劃或設計常無從評判它的好壞,完全可以憑個人的喜好,常常是今天這樣改,明天那樣調。但有了我們找到的這個“魂”,小道理就要服從大道理,符合戰(zhàn)略目標的就是好,否則與我這個“魂”不相符的,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錯,也要拿掉。
所以作為丙方我們不僅提供方向,實際上還為參與各方搭建了一個操作平臺,把相關資源都整合進來,并像變壓器一樣,將不同電壓的電流整合之后形成合力,這樣一來皆大歡喜。
所以我們一定要立足高端,減少數(shù)量,強化質量,強化不可復制性和不可替代性,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。如果不是這樣,撿了芝麻,溜了西瓜,只能是王小二過年,一年不如一年,最后成了勞動密集型的公司,那就要命了。
沖浪潮頭,與時俱進
工作室一直要秉承我們過往的一貫作風,弄潮兒當向潮頭立,沖浪潮頭,與時俱進。這個是我們永遠要堅持的一種東西。就是學習、學習、再學習。學習的方法很多,今天各位老總已經(jīng)講了很多。有哪些學習法?就是草木皆兵,嬉笑怒罵,皆為文章。有危機意識,有學習的緊迫感,加上恰當?shù)姆椒ǎ銜械教幪幎加袑W習的機會和條件。狀態(tài)很重要,要始終保持我們團隊對新事物的敏感性和銳氣,才能夠與時俱進,最終越來越接近我們打造中國最好的戰(zhàn)略思想庫的目標。為此,我想應該有幾個方面的準備:
個人準備
第一,通過對前十五年的回顧,以及后十五年我們的愿景和新目標的提出,我們每一個員工自己也要想一想:我是誰,我從哪里來,我要向哪里去?每個人都應該認真考慮一下,我們這個團隊的追求和所做的事情,與你個人的追求和能力是否相符,這也是對你們負責。如果你對這個目標不認可,那你在這里就是浪費時間。如果你自己也有這個愿望和興趣,在這個結構里你能做什么,有什么核心能力,應該補充什么知識,如何不斷調整,為實現(xiàn)這個目標做準備,包括理論和實踐上的,個人的發(fā)展也就有目標了。要在這樣一個團隊里跟上步伐,不掉隊,快速成長,對這個目標有所推動,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規(guī)劃和要求,要能夠與時俱進,與團隊共同前進。工作室有足夠的上升空間,供有此志向的人去發(fā)展。
這些年,工作室進進出出不少人,但能留下來并干出點名堂的不見得是最聰明的,有些看起來笨的人,反而堅持下來,就在于咬定青山不放松,別人不愿做的我做,別人偷奸?;抑鲃诱一罡?,笨鳥先飛最后走出來了。我還是相信農(nóng)民的樸素道理:“人欺地皮,地欺肚皮”,天道酬勤,當然具體怎么做,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把握,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。
團隊成長
第二是團隊,我們的幾支隊伍,雖然有先有后,但都應該根據(jù)自己的特點,強化自己的優(yōu)勢,學習借鑒其它團隊的長處,優(yōu)勢互補。有的團隊已經(jīng)有十來年了,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防止老化;有的團隊雖然后起,但現(xiàn)在很生猛,怎么能夠保持住激情,而且勞逸結合走得更好;還有像北京的團隊,就應該更多地發(fā)揮大腦中樞的作用,真正發(fā)揮總部的功能,因為很多全新的問題會在這里聚集,對于這些全新的領域,我們怎么對接?怎么研究?怎么在做項目的同時把案例的研究跟上;還有一些新建的團隊,要著急也不要著急,著急是要拿出像樣的東西,證明自己的實力和存在的必要,但站穩(wěn)腳跟后要做好準備用三、五年來打基礎,一步一個腳印,最后由量變到質變,帶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。上海中心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嗎?路總剛到上海的時候,團隊沒起來,自己辛苦得不得了,就像一個鉆山豹,帶著手下這幾個傻乎乎的學生兵摸爬滾打,現(xiàn)在不是已經(jīng)鍛煉出來而且能獨立打仗了。
今天我聽到一個很高興的消息,就是我們的一個員工,春節(jié)回家為爹媽買了房子。前兩年,房價不停地漲,他的爹媽為了讓這個獨生子能安心干事業(yè),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湊錢給他在上海買房。我曾問他,那你爹媽住哪里啊,他說還在老家,但只能借住在親戚家里。但這次,他一拿到獎金,第一時間就回去給爹媽買了一套比他們原來還要好的房子(會場上響起熱烈的掌聲)。他不僅成長了也盡孝了,他來工作室也就三四年的時間,但已經(jīng)有了自信,開始獨當一面了。我相信他的那些同學可能沒法跟他比,不管是在知識的長進上,還是財富的增長上。路總形容他的團隊是:“女人當男人用,男人當畜牲用”,當然他自己本身就是最大的“畜生”,雖說是開玩笑,但這種精神的確很感人。
我希望在團隊當中能形成一種比、學、趕、幫、超的氛圍,后起團隊不要有什么不好意思,跟其它團隊多交流資源共享,在工作室這個平臺上資源共享很重要。另外,在可能的情況下,我們今后要創(chuàng)造條件,讓大家在項目中有所交叉,能夠多合作。
后臺支撐
第三,后臺就是戰(zhàn)略思想庫這個“庫”的建設。后臺工作對工作室的發(fā)展殊為關鍵,我們要組織專門的討論拿出想法??丛趺词顾油晟啤⒏涌茖W、更加不遺漏、更能讓大家不斷的進行分享。從2008年起我們每年要出一本工作室的案例集,一是為了沉淀,二是為了研究,三是提供社會分享。
我有一個夢想
最后,來一點浪漫的東西,我想談一談,我有一個夢想。用一種浪漫的方式來表述我對未來的暢想。我想按照我們這個方法走下去,在不遠的將來,也許我們在北京有一個總部基地,實實在在的一個戰(zhàn)略智庫,不只是一個名片上的愿景。在這里除了我們自己做研究,還會經(jīng)常舉辦和召開很多國內、國際論壇,進行高層次的交流和探討。
我希望我的員工們,到那個時候,可以一邊做戰(zhàn)略策劃,一邊搞研究,而且是在那些風景名勝之地,也許冬天去西雙版納,夏季去長白山……,我們幫助我們的客戶打造的那些頂級的休閑平臺去享受一下。什么叫策劃就是生活?這種策劃將是在一種更高端的層次上,我們一定要賦予中國特色的戰(zhàn)略思想庫一個全新的面貌,不僅有權威的研究成果,也要有一流的物質待遇,要體現(xiàn)出知識的尊嚴。當然,這個前景寄希望于大家,不是一蹴而就,需要努力和時間;但也不是空喊口號,需要長計劃,短安排,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(xiàn)。
我希望下一次年會,當我們再次坐在一起總結過去一年的時候能夠感受到,這一年我們沒有耽誤,離目標又近了一步。又有了新的收獲,新的事情發(fā)生,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精神大餐,發(fā)現(xiàn)每個人都在進步,不僅在精神上而且在物質上能夠著眼未來,但始于足下。